News

看赛事逛商圈“不怕急”广州天河环卫公厕已批量“上新”

  十五运会开幕在即,残特奥会开幕式也在紧张筹备。预计在赛事期间及秋季旅游季,将有不少观赛观众及商旅人员到访广州天河区。

  记者10月30日从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,天河区城管部门落实广州市及天河区“办赛事、惠民生、提形象”要求,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与精细化管理工作。

  一批环卫公厕,已在赛场周边及重要交通枢纽站场“上新”。部分区域还将根据赛事及节假日需求,增设流动公厕。力求让观赛观众、商旅人员、本地市民等到访天河时“不怕急”。

  据悉,截至10月底,天河区已完成体育中心周边4座、奥体场馆周边6座、广州东站周边6座环卫公厕的升级任务。实现“赛事核心区公厕改造全覆盖、基础保障无遗漏”。

  从适老化改造到无障碍设施完善,从智慧引导系统到常态化管养机制,从完善公共卫生间功能,到注重设施外观与城市风貌的协调融合,这些细节均在已升级的公厕中有所体现。上述升级细节不仅为十五运会提供了坚实的公共服务保障,也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后,为天河区留下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“优质服务公厕”。

  考虑到赛事进行期间及平日节假日,天河区赛场及商圈可能出现突发如厕需求,截至10月底,天河区城管部门还在体育中心及天河公园,分别设置了23座及25座流动公厕。

  另外,天河区还配置了大巴式流动公厕,区内公共区域出现突发如厕需求时可随时前往处置。为提升市民游客的如厕体验,天河区城管部门还为公厕配备洗手液、纸巾、湿纸巾、免洗手消毒液、酒精等便民物资,并采用香薰、香水喷雾与消毒水等物品提升公厕环境。

  记者从天河区城管部门获悉,在推进公厕改造过程中,天河区将老年人、残障人士、孕妇及儿童等群体的如厕需求作为重要升级目标,系统推进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。全区已累计为1660个卫生间隔间加装安全助力扶手、置物架和挂物钩,从细节处构建起安全、便利的公共卫生间服务体系。

  在林和地铁B出口设置的公共卫生间,在改造中充分融合人文关怀与智慧城市元素,是天河区公共卫生间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。在全区域地面铺设防滑涂料,避免市民游客因地面沾水而滑倒;引入智能引导系统,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洗手区上方的显示屏看到实时显示的空闲厕位,减少寻找麻烦与等待时间。

  该公共卫生间的多功能第三卫生间,内部严格按照规范配置成人和儿童两种规格的洁具、可折叠的婴儿安全座椅、婴儿护理台以及紧急呼叫按钮,满足家庭出行和特殊需求人群的需求。洗手台采用下部镂空设计,出入口无障碍通道的坡度严格控制在1:12以内,充分照顾轮椅使用者,让他们的进出通行也平顺省力。

  公厕建设是“一时之功”,后续管养则是“长久之策”。为了保障公共卫生间设施“设施常新、服务常在”,天河城管将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查与及时修缮相结合的机制。包括质检员每日检查公共卫生间内的水龙头、扶手、呼叫器等设施,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修,维修专员则会迅速响应处理,确保问题不过夜、隐患不积累。

  一系列管养措施的落地实施,构建起从建设到管理、从应急到常态的全周期服务体系,推动天河区公厕管理走向规范化、长效化。“大家上下一条心,就是要把这个最重要的民生工作做好,让十五运的来客看到一个最好的广州、最好的天河、最好的天河城管。”天河区公共卫生间管理所的负责人表示。